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邮箱:info@busch-sh.cn

电话:021-31355986

咨询:13816201025(微信同号)





为什么要取消生产许可证?

来源:网络 | 浏览量:1282 | 发布时间:2018-12-06 12:04:08
为什么要取消生产许可证?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1984年建立实施,初衷是从源头加强质量监管。应该说,这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个“许可证”毕竟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深刻痕迹。
  企业增活力,制度先松绑。同理,工业要升级,企业须自主。靠一大堆工业生产许可证,“证”不出真正令消费者满意的压缩机和放心的品质;而靠一大堆前置审批,同样“审”不出高品质压缩机。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相比以前已大幅取消。然而表面看似减少了不少,但实际内里层层叠叠,依然严重羁绊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
  手脚被捆,企业还如何发展?所以只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我怕了,不投资了、不建厂了,这直接造成有效投资增速放缓;二是你用“证”拦我,我就用“假”来对付,这又直接造成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等情形的发生。可见,现实的许可证已经难以实现“加强质量监管”的初衷。
  更重要的,只有政府部门心思从前置审批、给企业“办证”上彻底抽脱出来,才能真正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管”得住、“管”得好、“管”出实效;也才能真正放在优化服务上。

  生产许可证取消后,将强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方式加大抽查力度,增加抽查频次和品种,扩大覆盖面,尤其对此次取消许可管理的产品可能要实现抽查“全覆盖”。即便对于已颁发的许可,也不再是“一劳永逸”,后续监管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即依法撤销许可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决定再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分之一以上并简化审批,为市场主体减负;听取清理证明事项工作进展汇报,要求加大力度消除群众办事烦忧。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全国有序推开已在上海自贸区等试点的“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会议决定,按照该放给市场的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管好管到位的要求,从今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对第一批上百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照后减证”,对不必要设定审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可由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直接取消审批或改为备案,并加强市场经营过程的监管;对目前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由市场主体作出承诺、达到审批条件即可获批经营,发现与承诺不符的依法撤销审批决定并从重处罚;对涉及公众健康和安全等不宜采取告知承诺方式的审批事项,要优化准入服务,分门别类减少申报材料和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透明度,为创业创新主体进入市场消除障碍。

    会议强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放宽准入的同时要把更多力量放到创新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上,加强公正监管。

    会议决定,在确保质量安全、公正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简化审批程序。

    一是再取消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使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类别进一步从38类减至24类。

    据了解,此次取消的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包括人造板、建筑卷扬机、广播通信铁塔及桅杆、水工金属结构、港口装卸机械、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饲料粉碎机械、轻小型起重运输设备、救生设备、集成电路卡及集成电路卡读写机、防爆电气、制冷设备、空气压缩机、燃气器具等14类产品生产许可证。



聚合标签:生产许可证

或许您会感兴趣: